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参考文苑|父亲的亲吻:如此少见 如此温柔

日期:2023-08-03 18:22:59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近日刊登题为《父亲的吻让我不禁想问: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感情到底怎么了》的文章,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奈医疗系统首席眼科医生戴维·严。全文摘编如下:

我最后几次见父亲是到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中探望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傍晚,在诊所中度过漫长的一天,母亲也已经回家了,父亲独自待在病房内。他似乎正在康复中,而且一如既往地微笑着,乐观而开朗。临走时,我弯腰亲了一下躺在床上的父亲。这时,父亲用他温暖而柔软的双手拉住我,一遍又一遍地亲吻我的面颊,感觉好像有五分钟之久。

我有些猝不及防——他以前从未这样做过。但是,这个拥抱成了我与父亲之间最珍贵的记忆之一。不久后,90岁高龄的他与世长辞,这是一段永远令我充满喜悦和泪水的回忆。

在西方文化中,公开展示父子之间的爱往往让人看不惯,更不鼓励这样做。社会告诉父亲们,要教会儿子“阳刚”——坚强、克制、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东亚传统文化中,来自父亲的这种深情更是难得一见。儒家思想中的父权观念常常根深蒂固地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而孝道是其核心信条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父亲很少会亲吻成年的儿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昵受阻不仅仅限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然而,无论性别如何,我们似乎都是在亲人的爱意包围中长大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亲昵感不复存在。

出生后不久,婴儿期的我们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爱意包围,然而,我们生活中“可以亲吻的”亲人的圈子随着时间流逝逐渐缩小,而且对男孩来说,这个时间比女孩来得更早。人们通常认为,男孩在成为男人的过程中不再需要身体上的亲昵,尤其是来自父亲的亲昵,这是我们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悲哀反映。

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儿子通常也拒绝来自父亲的亲吻,因为年轻的他们通常都迫切希望宣示自己的独立。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ICU内给我的温柔轻吻,但我还能记起在那之前他上一次亲吻我是什么时候吗?对大多数不再公开亲昵的父子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它只是悄悄地消失了,甚至没有任何一方意识到他们之间关系的演变。

我在想,这种文化上对表达爱意的犹豫态度会如何影响我对病人表达同情关怀的能力。就像人们期待父亲教会儿子“阳刚”和坚强一样,我们未来的医生也经常被告知,面对病人要坚毅刚强,这是能力的体现。然而,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患者及其亲人在治疗中非常看重同情心;在有些情况下,同情心甚至能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包括患者更有可能坚持治疗方案。

在文化和制度上打破对表达爱意和同情心的阻碍,有助于造就更好的医生。毕竟,同理心和同情心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后天习得的。目前,加拿大医护人员报告的倦怠率创历史新高,至少部分原因是与患者互动困难。也许,对我们的孩子表达更多的亲昵,无论他们年龄大小,都有助于我们所有人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多地意识到彼此的情感需求,包括对负责照顾我们的人。尤其是,研究表明,女医生普遍比男医生更具同情心,如果父亲更多地对儿子表现出亲昵并亲吻他们,这种同情心上的差距可能会缩小。

我很庆幸父亲有机会摆脱文化上的阻碍,表明他喜欢我,就像我小时候那样。作为一名医生和一个儿子,我感谢父亲在他漫长而美好的生命即将结束时送给我的珍贵的爱的礼物。我知道这会让我成为一个更有同情心的人、医生和父亲,我希望所有儿子和父亲之间都有这种爱意的表达。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