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中国车在香港(上):探寻比亚迪500万辆下线的深层意义

日期:2023-08-14 08:39:49 来源:腾讯网

中国车在香港(上):探寻比亚迪500万辆下线的深层意义

8月9日,比亚迪宣布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活动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三度哽咽、11次掌声雷鸣……现场的气氛很热血。

煽情的话就不必再多说了,关于比亚迪的500万辆新能源车,有几组数据是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从2008年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到2022年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用了整整14年。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却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14年坚守与1年的快速壮大,让曾经以为等不到“春天”的传福哥数次哽咽,是追忆往昔的不易,更是感叹如今的难上难。哪怕是业界老大比亚迪。


(相关资料图)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7月比亚迪销量26.22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11万辆,同比增长约61.3%。2023年前7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151.78万辆,同比增长87.63%。无论单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比亚迪均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这个时候比亚迪站出来呼吁大家“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格局。坦率地说,如今的比亚迪不需要找谁做背书,但是光凭一己之力,是打造不了世界级品牌的。

销量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和杠杠滴技术。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比亚迪已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

对于未来的市场发展,在500万辆下线现场,王传福列举了两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会持续攀升,2022年达到27.6%,2023年预估将达到37%,2025年将达到60%;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市占率趋势也在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上半年已经达到53%,预计2025年将达到70%。

另一个增量来源于海外市场,2023年7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达1.82万辆,达到今年比亚迪乘用车出口最高点。2023年前7月,比亚迪累计出口达9.25万辆,远超2022年全年总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西、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走出去看比亚迪,将是一个不错的视角来解读500万辆背后的硬实力。

实际上,在比亚迪迎来第500万辆下线的当天,《大家车观察》团队就已经来到毗邻深圳的香港,实地采访中国品牌电车在港发展现状,作为中国汽车媒体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率先抛出此次实地调研的阶段总结:

1、中国品牌电动车2023年上半年才陆续进军香港市场,谁先到,谁就将率先占领用户心智;

2、目前香港电动车市场还是特斯拉一家独大,而中国品牌中比亚迪奋起直追,有望今年进入销量排名前三(新车销量排名,不单独指电车);

3、目前香港市场中国品牌老大就是比亚迪了,而且比其他中国品牌优势明显。

追上特斯拉‍

这是香港运输署最新公布的5月份新车登记数量(上牌量),在当月登记的4000辆新车当中,有2675辆为纯电动车,虽然从总量来看和中国内地犹如九牛一毛,但香港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66.8%,比中国内地的新能源渗透率还要高出30%,说明电动车在香港是非常吃香的。

其中,比亚迪在总榜单排到第四名,月销338辆,同比+30%,增幅略高于榜首的特斯拉,占当月电动车总销量的12.6%。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比亚迪在香港真正交付的只有Atto 3(元PLUS)一款,而特斯拉则有四款,对于初来乍到的比亚迪来讲算是不错的成绩了,而且当地经销商告诉我们,比亚迪最新月交付数据已经达到1000辆(未经证实)。

通过这几天的走访和观察,比亚迪能迅速在香港走红,离不开产品和渠道的软硬实力结合。

在产品方面,目前在售的Atto 3在“一换一”政策支持下(把名下的旧车报废,换取免税额度),起售价是25.8万元HKD(含税价为32.2万元HKD)。大家可别被售价吓到了,Atto 3在香港的售价其实非常有竞争力。

以日产的头牌Leaf(聆风)为例,它的起售价为26.8万元HKD(一换一)、续航里程311公里(Atto 3为400-510公里)、最大马力150匹(Atto 3为204匹),更不用说智能化和舒适配置的差异了,在Atto 3面前,日产Leaf真的毫无竞争力可言,这也是传统品牌电动车和国产电车的众生相了。

目前比亚迪 DOLPHIN(海豚)也即将在香港交付,一换一的售价为19.1万元HKD和23.6万元HKD,也就相当于本田JAZZ(飞度)在当地的售价。经销商告诉我们,现在订车起码要等3个月以上才能提车,可见比亚迪在香港有多火了。

当然了,香港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便宜的产品不一定就意味着好卖,很多BYD的意向买家对比的都是高一级的Tesla Model Y或者Model 3。言下之意,他们的预算区间是宽裕的,所以我很期待即将登陆香港的比亚迪海豹未来能抢到多少Tesla的市场。

不过此程让我意识到,影响香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或者说价格的高低,至于是什么呢?这里先留个悬念,下一篇内容再作详细介绍。

比亚迪在香港之所以势头旺盛,除了产品性价比高以外,也离不开经销渠道的给力。

尽管香港比邻深圳比亚迪总部,但比亚迪在香港并没有设立自己的自营渠道,比亚迪在香港的一切销售、售后服务全权交给了一家名为JC Motor(联大汽车)的代理商,同时亦是比亚迪在香港的总代理。

目前联大汽车在香港一共拥有3家比亚迪Showroom(展厅)和一家4S服务中心,以中国品牌来算,绝对是规模最大的一家。

联大汽车的COO崔先生告诉我们,他们还将筹备多几家Showroom,言下之意,他们集团非常看好比亚迪在香港的发展,要知道在香港租一家展厅花费可不少哦,没有适当的销售规模和利润,他们绝对不会盲目拓展渠道。

透过香港这个小小的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比亚迪之所以能快速占领香港用户的心智,其实背后是比亚迪用20年时间,做了一道关于新能源、关于中国汽车的证明题。天时地利人和,当你越深入一线采访,越能理解传福哥这位技术男硬汉当天为何数度哽咽。

500万辆下线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意义,更代表着比亚迪已经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并对世界汽车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远比500万辆本身更具有意义。

《大家车观察》中国车在香港系列将分为上中下三篇,我们还深挖了不少香港汽车市场有趣的现象和电动车用车环境探访,尽情期待!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