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当前独家】韶关武江奋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2-16 17:16:34 来源: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朱文琳

2023年以来,升腾的“烟火气”助推着韶关市武江区红火的文旅产业,文旅市场在蛰伏近三年后全面复苏,主要运行指标“动如脱‘兔’”,为文旅产业提供着澎湃动力。在这个春天,武江区提出,将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更具竞争力、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文旅市场从新春“开门红”到未来“持续红”。


【资料图】

万家灯火照进“武江年”

春节前一周,武江区孟洲坝迎春花市人流火爆,游人如织。武江首次采用“花市+夜市”的创新模式,摊铺鲜花争艳,商品琳琅满目,夜景流光溢彩。据韶关移动大数据显示,年廿四到年三十,逛花市的人流量高达13.40万人次。

“过年喽!”一声鸣锣后,孟洲坝在大年初一这天迎来“舞狮闹新春”的热闹场面,也吸引了不少自媒体达人和头部网红直播宣传。身穿醒狮服的表演者行走在梅花桩上,向市民们展示喜庆的舞狮表演,年文化就在市井的喧嚣中酝酿开来。

城区的年味“爆表”,朴实热闹的乡村也不甘示弱,春节期间也加足马力贺新春、迎游客。龙归镇、重阳镇与江湾镇立足当地风土人情和文旅热点,以乡村年味吸引游客,“在乡村过大年”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

武江区文旅体局局长李婷表示,春节期间市民群众对文旅需求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武江区年文化强势“出圈”,各景点、文博场馆以及住宿、餐饮、演出等涉文涉旅企业举办近40场春节文化活动,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较去年有大幅提升。

实现文旅市场新“兔”破

在今年的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详细介绍了2022年的文旅成绩:夜间经济持续活跃,成功打造孟洲坝“网红夜市”;韶州文创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高度融合了韶州公园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西河-重阳”“龙归—江湾”精品线路持续更新优化。武江区还通过招引优质文旅品牌进驻武江,强化合作、创新发展,为实现武江文旅产业项目化品牌化积累了宝贵经验,让市民群众不仅物质日益富足,精神也更加富有。

武江区成功打造“武江夜市”品牌IP,“地摊经济”在2022年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家生意“火”起来。武江夜市在十月顺利一“飞”冲天,粤北首个国际标准飞盘场顺利建成并完成首飞,“我在武江等你”一度成为交流热词。

以中心城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三大特色,武江区统筹全区旅游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探索搭建全域文化旅游体系,还致力筹办多场大型文旅活动,直接带动文旅消费。武江2022年共接待游客69.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14亿元。

武江将闲置资产打造成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武江科普基地,助推韶州公园、芙蓉山公园等非传统旅游景区成为休闲旅游热门地,顺利推动韶州公园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有机融合。武江各镇街也推陈出新,精心完善精品线路,新增一批网红打卡点。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耽误

武江文旅市场实现癸卯兔年“开门红”,充分激发了当地文旅消费新潜力。在刚刚公布的武江区2023年十项民生实事中,提到要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完成区图书馆(二期)、西河山蕉知青文化园、龙归带头古道、重阳红色革命遗址等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武江区韶州文创园(一期、三期)项目,满足辖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们将继续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文化旅游消费体验,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全力构建武江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李婷表示,接下来武江区持续打造一批高品质文旅项目,推出一系列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精品文化和旅游线路。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耽误。武江区提出,将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繁荣的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奋力推动武江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

校对 | 赵丹丹

标签: 文旅产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