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很快就要缺生源了?
老铁们,最近微信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常有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将“经济学博士”设为星标,或经常点“在看”,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来源|非凡油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豆沙包
责任编辑|X博士
今年5月份以来,各地“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但多地拉响学位预警,这主要是“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高峰带来的滞后影响。然而,在高峰过来,入学人数又将下滑,需警惕未来的学位过剩问题。学位预警的背后是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更多的学生涌向大城市或热点学校,应倾斜资源协助薄弱地区,均衡地区间教育资源。
首批“二孩”入学困难,多地拉响学位预警
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
然而,广州、长春、北京、杭州等多地发出学位预警,表明学区生源数量超出了学校的接纳能力,有部分学生无法就近上小学。
这主要是新生人口在不同年份之间不均匀分布导致的。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此后两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
然而,政策实施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出生人口又加速下滑,从2017年的1723万下降到2022年的956万,并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在“全面二孩”政策发布的前后时间里,出生人口数量出现“短暂上升后加速下降”的趋势。
这将依次给各教育阶段带来“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失衡压力,犹如“过山车”。
首当其冲的是幼儿园,按照年龄推算,2016年最早出生的孩子2019年上幼儿园,2022年上小学,此后幼儿园就没那么多适龄儿童入园了,因此2022年幼儿园迎来首轮关停潮。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在园幼儿数量大幅减少,同比减少177.66万人,幼儿园数量减少5600所。
接下来就是小学教育阶段,今年将是拥挤大年,升小学的儿童将面临拥挤入学的局面。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张立龙团队的学龄人口预测,2021-2035年间,中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0年、2023年、2026年、2029年、2032年达到峰值,之后进入快速减少阶段。
目前,多地已发布2023年小学学位预警。杭州市2023年预计小学新生将达到15万,超过2022年招生人数。广州市海珠区或有17所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供给紧张。长春市多所小学称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
其实,“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小高峰,与若干年前的高峰相比仍然是较低的状态。
然而,现在各地的情况差异太大,且资源人口的进一步集中加剧了大城市的入学困难问题,而中小城市或者农村地区并没有太大的入学压力。
以杭州为例,杭州的小学录取有先后顺位,俗称“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
“一表生”是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在本小学学区内,“二表生”是户口在本小学学区内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有本市常住户口但不在本小学学区内,“四表生”则是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
以前一表生、二表生都能正常升小学,三表生部分被分流,但今年二表生都可能被调剂。
家长多数秉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尽己所能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
在内卷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涌入大城市,而全面二孩令适龄儿童的数量激增,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入学人数“过山车”,未来将出现学位过剩
为了应对学位紧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地区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例如,2023年北京将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天津新增2.2万个,福州新增5000个,厦门新增5.9万个。
面对短期内激增的入校人数,学校可能会建立分校,提前招聘教师,扩大班级容量,减少功能性和休闲性空间用于扩建教室和办公室。
然而,新生儿的数量在2018年之后就迅速减少,出生率也不断下降。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的数据,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2016年末为9.32‰,到2022年末仅有5.67‰。
在当下新增学位之后,过山车式的入学人数将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未来出现的学位过剩问题?
其实,北京、天津、福州、厦门等多个城市,2023年新增学位计划是比较保守的。
具体而言,北京市2023年计划数比2022年计划数少9.09%,天津市少33%,福州市少50%,厦门市少26%。
这也是因为地方担心新建学校和增加学位之后,又马上出现适龄学生减少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问题。而且,地方在解决义务教育学位问题的同时,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数据,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4.0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这也是2012年国家教育支出占GDP比例首次超4%以来最低的一年。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2022年6月指出,目前各地财政普遍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在增加教育投入方面有较大困难,部分省份未能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甚至存在缓拨、欠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现象。
“两个只增不减”指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新增学位计划数同比减少,不仅给实际增加留出弹性空间,也体现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下,地方面临的教育投入压力较大。
如何合理投入和规划教育资源,涉及到学校的效能安排、人员的更迭、是否招聘新教师等问题,这将是当地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当前合适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购买民办学校的学位,也就是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
这并不违反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还可探索义务教育多元办学模式,并减缓新建公办学校带来的资金压力。
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在施行了。例如,上海市从2022年秋季入学开始,将35所民办小学、52所民办中学纳入了“政府购买学位”。
第二种是推进“小校小班”建设,利用出生人口下降的契机实行小班化教学,从原来每班45人调整为30或者25人,以此类推。
这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出生人口变化留下“弹性空间”,在人口增加年份可以适度扩大班额。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挤村空”现象明显
目前的义务教育学位是足够的,但教育资源呈现出城乡差距明显、热点学校虹吸等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城镇化进程的滚滚浪潮中,大量外来人口、农村人口流入大城市。
随着人口的迁移,大城市的适龄入学学生数量暴增,而农村乡镇更多的是“空心学校”。
尽管在“两个只增不减”的指导下,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学生仍然越来越少,这背后是乡村人口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大部分家长在有能力的情况都希望孩子上一个相对较好的学校,小学学位预警的背后也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
“上学”问题基本能解决,“上好学”却有一定难度。
因此,未来生源减少将对中下水平的学校造成较大冲击,越来越多乡镇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城区里的学校读书,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基本不缺乏生源。
除了城乡之外,不同区域之间也有明显的“马太效应”。
根据任泽平团队的一项数据,2010年~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小学生数分别年均增长2.53%、-0.15%、0.09%、-2.22%。
通常来说,小学生由于身体和智力的限制,是跟随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完成教育。因此,小学生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的迁移趋势和出生人口的区域情况。
当然,解决优质教育问题,不是单单家庭迁移就能完成的,学校往往是绑定户口和房产的排位来优先录取,所以很多家长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要么按照户口情况就近入学,要么为追求热点学校购买高价学区房,为孩子赢在起跑线花上一大笔购房费用。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体现在教师数量和质量上。
乡镇或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较少,学历水平也一般,而大城市的教师学历水平甚至卷到清北本硕,曾几何时,深圳教师也是不少应届生的理想去向。
大城市的师资短缺主要体现在结构性,音乐、体育、思政、劳动等学科的教师短缺。
例如,天津市和平区今年1月为解决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储备了思政课教师800余名,全部具备本科学历。
广州市教育局近日表示,当地学校对体育、美育、科技等学科老师的需求量大增,自2020年以来全市持续招聘紧缺学科在编教师。
然而,在师资紧缺过后,预期下滑的未来入学人数,也将相应影响教师的需求量,这发生在中下水平学校的概率更高。
部分乡镇小学指出,目前学校正以每年20%的比例减少代课老师,如果学生数量太少,可能一个教室同时上两个班级的课。
此外,即使是有编制的教师,未来也有可能要实行“县管校聘”,在公办教学的市场中,教师将远远供大于求。
综合以上分析,出生人口波动带来的短期影响主要是各教育阶段的入学困难,为此地方和学校需要临时补充学位、教室、教师等资源;长期将造成这些资源的闲置浪费和不稳定性。
这些影响的背后反映了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校际差异、人口大规模迁移等问题。
小学在校生周期性波动,做好资源的提前布局
从整体来看,“全面二孩”影响下的小学学位预警属于短期的波动,长期趋势仍与人口变动紧密相关。
最近20多年来,我国小学在校生人数经历了两个大的周期。
第一个大周期开始于上世纪末,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学龄人口减少,小学在校生人数处于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负增长周期,一直延续到2013年。
具体来看,从2002年到201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跌破1亿人,其中2012年减少超过0.3亿人。
第二个大周期开始于2014年,小学在校生人数恢复增长,直到2021年的这8年间都保持了正增长。
在这期间,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增速处于先增后减,2021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达到1.08亿人。
然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2年小学在校生1.07亿人,同比减少约100万人,小学在校生人数又开始进入负增长周期。
这似乎与2023年小学学位预警的现象有所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现下的小学学位预警来自2016和2017年政策刺激下的出生人口短期波动。
未来小学招生无疑受到过去出生人口的影响,而出生人口的长期趋势是下降的。
而且,目前义务教育的学位供给是足够的,从总量上来看,可以满足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
但是,义务教育的学校质量是不均衡的,从结构上看,热点学校的学位数量和生源数量在短期内存在供给缺口。
大城市短期内的重点工作仍是增加小学学位供给。而农村的义务教育需要更多的资源倾斜,打造优质的教育服务,均衡发展各地区的教育资源。
在财政方面,我国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支持。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资金共计605亿元,用于支持引导各地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资金为300亿元,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在师资方面,我国教师培养补充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起,实施“优师计划”,“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本科师范生。2022年招收11418人,同比增长19.8%。
除了区域性的支持和协调,对于随迁子女也提供义务教育支持。2022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95.2%,同比提高了4.3个百分点。
从学校自身层面出发,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充分利用学位需求错峰增长的特点,实行弹性班额,在新生增加年份适度扩大班额,新生下降年份适度缩小班额。其次可以通过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缓解短期内学位紧张的问题。
关键的一点在于科学论证学龄人口流动的持续性,谨慎规划新建校,防止少子化出现学位过剩的情况。
点击查看硬核财经猛料:
|金投研好文推荐:
标签:
推荐
- 学校,很快就要缺生源了?
- 环球微头条丨使命召唤4中文版下载单机版_使命召唤4中文版下载官网
- 火花塞铱金好还是铂金好
- 虚拟电厂板块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2023/6/23)
- 天天看点:华为手机取消hd标志(手机上的hd标志是什么意思)
- 全球微速讯:海竿钓法大全_海竿钓法
- 电话号码可以定位人的位置吗苹果手机(电话号码可以定位人的位置吗)|全球热资讯
- 焦点快看:太君是什么意思日本_太君是什么意思
- 今日最新!三峡移民扎根富阳,种菜致富不忘乡邻
- 企业税务工作个人报告
- dnf天界任务大全_dnf天界任务-世界时讯
- 河南新密发生液化气爆炸致房屋坍塌,4人被埋 环球微动态
- 高性价比腕表盘点丨年少不知帝舵香,2万拿走黄金钢!
- 要闻速递:张扬对话丨武大靖:我的下一站,期待米兰再见!
- 快报:新华全媒+丨年销粽子600万个!古老“粽子村”里的变与不变
- 眼睛胀痛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眼睛胀痛是怎么回事)
- 解说小伞公开发文道歉, MVP评判标准不一惹争议-环球观速讯
- 赛力斯SERES 5完成欧洲首批交付_全球快播报
- 厦门市退休工资计算公式2023计算器 厦门市退休工资多少钱一个月?-天天头条
- 新消息丨北京市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和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今日公布了吗
- 观察:502胶水怎么溶解去除_502胶水怎么去除
- 热点!首届“海右人才节”为济南带来了什么?
-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天天新要闻
- IAI创意设计节在厦启幕 部分展览和论坛向市民开放
- ?人气球员!雄鹿签下古典内线德鲁-蒂米
- 地球网页_地球网登录
- 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粽情端午·你我共度”活动
- 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投用在即 当前关注
- 世界看热讯:腾讯首页打不开怎么回事_腾讯首页打不开
- 巴菲特再捐46亿美元股票,承诺99%以上的遗产将用于慈善-每日速读
- 端午假期全家铁路出行攻略,一图速览!|环球热点
- 环球快看点丨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 清凉一“夏”,请查收你的预防中暑小贴士
- 天天热点!坚守国门 “粽”情守护 致敬节假日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们
- 国内首条“双层高箱集装箱”运输铁路完成正线架梁6月22日凌晨,新建金华至宁波铁路正线最后一孔箱梁精准落在鄞奉右线特大桥上,标志着国内首条双层集装箱运输试点线路——金甬铁路正线架梁全部完成,为全线铺轨和桥面施工打开了通道
- 【焦点热闻】影帝梁家辉嫁女儿,女婿颜值引起热议?
- 全球快消息!床的尺寸规格有几种_床的尺寸
- 端午假期首日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620万人次
- 全球速读:技术服务费费率_技术服务费是什么
- 当前视点!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 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访泾川县委书记于宏勤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下一句(ldquo 秀才不出门 尽知天下事 rdquo 的意思)
- 看点:Shams:独行侠将10号签+贝尔坦斯送给雷霆 换来12号签
- 精彩看点:炒豆沫能用什么做配菜?
- 极品天堂鸟(极品天堂) 环球观点
- 儿童数字内容市场空间巨大,叫叫运用科技助推行业创新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香蜜湖一本上线率-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官网
- 环球即时看!最新常用版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端午节|杭州:在德寿宫遇见“奇妙夜”
- 每日报道:3金是哪3金
- 焦点速讯:休闲女装都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 休闲女装装品牌大全排行榜
- hazard ratio大于1(hazard ratio)
- 《最终幻想16》等级上限解答:新游戏+解锁100级 当前关注
- 力拼比亚迪,全新本田CR-V插混版官降2万,能重回家用SUV销冠吗?_环球快资讯
- GE Aerospace与印度斯坦航空达成协议,将为印军战机联合生产发动机
- 世界滚动:吃瓜日报 2023年6月21日掉粉涨粉榜 七彩猫-国服王昭君 冰糖IO 嗑糖少女000 足球记忆
- 清华主帅藐视颁奖典礼,篮协敢处罚吗?球迷:陈磊下课,误人子弟 世界视点
- 全球观天下!创指半日跌1.41% 汽车零部件股逆市掀涨停潮
- 2023年06月22日19时56分瑞典克朗/人民币汇率最新报价
- 世界最大尺寸安全壳模型热压耦合试验圆满完成|当前关注
- 缓释阻垢剂商品报价动态(2023-06-22)-世界热闻
- 大连天气:晴空万里~外出玩耍注意防晒!
- 新能源电池衰减 国家规定
- 北京国贸租房_北京国贸
- 高温下各行各业坚守依旧 各地多措并举做好防暑降温
- 巴西南部多地遭遇强降雨 救援工作展开 恢复基建尚需时日
- 天天快讯:胶州市广播电视局(胶州市广播电视台)
- 世界速看:揭秘契丹辽王朝 一:契丹建国
- 环球新动态:失联泰坦尼克号观光艇氧气将耗尽 潜水器上载有5人
- 学生奖品买什么好四百元_学生奖品买什么好_世界快看
- 99%人没用过的电视隐藏功能 宅家也能爽翻天
- 人民视频|端午争流 “吉”时行舟-新动态
- 世界快播:拓跋氏的起源_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及迁徙
- 今日播报!双绉真丝和桑蚕丝哪个好_03双绉真丝
- 世界微动态丨2023年电子概念股票一览(6月22日)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这座千年古村里有了天文馆——钱塘江源头开化县乡村走访记
- 环球黑卡是无限透支吗(环球黑卡可以透支吗)|环球消息
- 今日精选:墙固是不是界面剂-墙固和界面剂的区别是什么
- 【天天新要闻】实力如何?下赛季凯尔特人潜在首发:怀特/布朗/塔图姆/波津/罗威
- 西红柿热量是多少千卡_西红柿热量
- 每日速讯: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的区别(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区别)
- CBA三重磅消息,黑马强势引援,新疆队大动作,周琦满血归来
- 今日热讯:可意林兰索拉唑肠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_兰索拉唑肠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 中国高铁的最高时速是多少_中国高铁时速一般多少 天天观热点
- 查姆金_关于查姆金概略
- 信息:c200l奔驰2021款落地价(c2-00)
- 恭祝您端午安康丨专注数字化,创新更出「粽」
- 每日快播:“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 新加坡面积相当于中国哪个城市大小_新加坡的面积相当于中国哪个城市
- 环球信息:巨湾技研发布“凤凰电池”,中低压平台也能实现超快充
- 今日 · 夏至|日日长 到夏至
- 行到三峡必有诗(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世界即时看
- 事关公交车,济南最新通知
- 动态焦点:因故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死了 因故是什么意思
-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消息不属实 公司和特斯拉或有新合作
- 如何消除360常搜 360搜索下方的常搜栏怎么恢复 全球速读
- 什么是两相厌氧反应器_厌氧反应器|世界新要闻
- 贾跃亭发长文致歉!
- 全球即时:山东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4起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典型问题
- 天天快资讯:长江存储固态硬盘笔记本(硬盘笔记本)
- 王者最新赛季什么时候结束(王者赛季结束段位继承) 天天热议
